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消息,16日,CSIC 716和寧波慈星有限公司公司一起用了兩年時間,成功研發出一款用于汽車內飾自動縫紉的3D縫紉機器人,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成為目前國內唯一掌握相關技術的企業。
所以很多吃瓜網友會問,這個東西是干什么用的?怎么會牛逼?別急,別急,等我一一細說。
我們都知道汽車內飾件,比如座椅的真皮,蒙皮內飾,都有非常復雜的三維曲面造型,制造起來特別困難。雖然目前制造方法很多,但有些內飾部分可以利用低壓注塑等技術實現,但很大一部分只能通過縫制來制造。
目前國內很多汽車內飾件生產廠家還在使用手工縫制。我們以中控臺蒙皮為例。這種縫紉需要熟練的工人來完成。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小心翼翼地把皮革送到縫紉機上。勞動力非常大,耗時!
我們來看看國外的汽車廠商。他們用什么?手工制作?太低了,國外車廠的內飾都是采用高精度自動化手段縫制,使用的縫制工具是3D縫制機器人,可以完成空間三維曲面的精細縫制,縫制速度快,比手工縫制更精細。
讓我們再次談論它價格,一臺高精度3D縫紉機價格基本上,它是世界上最頂尖的3D縫紉機器人,價格一千萬級別的。
這樣的機器還是有價值的,沒有市場,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尤其是精密機械大國德國,德國的百富,KSL。公司等等,但是別擔心,這兩個公司現已被華工沈北收購。
此次,我國研發成功的3D縫紉機器人攻克了機器人縫紉控制技術、視覺識別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徹底打破了國外對該行業的壟斷,是我國汽車內飾自動化技術的又一次突破。但是你以為你只會做汽車內飾?
這個東西不僅有用,在航天領域也非常有用。航空復合材料用于制造復雜曲面,其中一些曲面縫合了多層碳纖維,必須遵循三維空間的曲線。這個3D縫紉機器人將會大有用處。
中國首個3D縫紉機器人
總之(能不能看懂不重要,贊就好,使勁贊)
“十年寒窗磨一劍”,我國機器人領域仍需不斷研究,仿生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還是要多花點時間學習。希望國內高校和企業合作,深化科研和產業的結合,研發真正的核心技術,而不是簡單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