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來自倫敦的企業家公司 Ai Build通過整合三大前沿技術——3D打印、Ai算法和工業機器人,打造了一款3D打印AI機器人。它能在打印過程中自動監控,發現并糾正自己的錯誤。所以有人戲稱它自帶“眼睛”。
當Ai Build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aghan Cam還在攻讀建筑學學位時,他注意到一個現象:小規模生產和大規模工程建設之間逐漸脫節。小規模生產領域出現了自動化生產線;然而,大型工程建設仍然嚴重依賴人類勞動。后來隨著3D打印技術的出現,Cam認為可以通過算法讓3D打印參與工程建設,從而減少人類的工作量。
擁有“眼睛”的3D打印AI機器人將顛覆工程建筑行業。
然而,作為一種新的制造方法,3D打印不僅昂貴,而且耗時。所以目前不適合打印大型物體。你之前可能見過的很多模型,包括飛機、辦公空間、藝術品,都是用零件打印出來,然后拼接在一起,而不是打印成一個完整的個體。
為了擴大打印規模,R&D團隊將3D打印頭綁在庫卡機器人的機械臂上,同時用編程控制機械臂,從而完成一些復雜結構的打印。為了降低打印成本和時間,他們采用了類似網格的層壓設計,可以用較少的耗材保證支撐結構的穩定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整個打印過程慢如蝸牛。如果Ai Build想要更快更便宜地打印,它需要克服機器人學中一些可能的結構問題或根本缺陷:“我們的機器人只會盲目地執行計算機指令。試想,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如果它連獨立檢測問題都做不到,更別說對問題做出適當的調整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Cam和他的團隊在機器人中添加了攝像頭和機器視覺算法,以分析打印對象的結構。對此,Cam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真實環境和數字環境中創建一個有效的反饋回路?!币虼?,在這些“眼睛”的幫助下,機器人可以自動監控打印過程中的問題,并進行自我調整。最終打印時間節省了將近一半。
上周,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GPU技術大會上,Ai Build展示了一個長寬5米、高4.5米的代達羅斯館。這項工作是他們與奧雅納工程師的關系 公司合作設計。整個印刷過程只需15天,印刷成本約為100美元/小時,而印刷全集的總成本將超過3560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39684元)。
Ai Build表示,代達羅斯館只是他們創作理念的一小部分,他們的最終目標是用3D打印結構(如鑄造模具)進行大刀闊斧的工程建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