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海潮正正在囊括家電行業。不外,正在種種觀點迭出的智能產物以外,企業的智能化之爭還體現正在另一個層面,即工場的智能化或聰慧工場,取產物相比,后者的意義或更加深遠。
廣東已公布自本年起的三年內涵工業企業推進工業機械人利用,“機械換人”被認為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眾望所盼,很多家電企業正在這條路上皆規劃已久。
廣州日報訊 (記者張毓)廣東已頒布發表自本年起的三年內涵工業企業推進工業機器人運用,并展開智能工場試點,勞動密集型的家電行業還包羅正在此中,而很多家電企業正在這條路上已規劃已久。
企業努力自動化升級
跟著“中國制作2025”企圖提出和人口盈利消散,“機械換人”被認為是制作業轉型升級的勢在必行。克日,海爾向其環球客戶及媒體開放了佛山滾筒可視互聯工場舉行觀光,這也是環球洗滌業第一家智能工場。
記者正在現場看到,取傳統工場相比,這家工場更加整齊通亮,偌大的車間里并沒有幾何工人,鋼板經由流水線主動生成一臺臺箱體,中間有數臺機械手臂正在功課,它們平常還被稱為機器人,只有到后期的一些組裝、測試環節才由工人來完成。
據海爾層面先容,該工場接納高柔性的主動無人生產線,裝配了200多個RFID(射頻辨認手藝)、4300多個傳感器、60多個設備控制器,完全實現了“烏燈車間”。
海爾團體輪值總裁梁海山示意,2012年海爾進入網絡化發展階段,應對外部的用戶致力于打造聰明生活平臺,全部電器成為“網器”,能夠互聯;對內則是打造互聯工場,不只實現全部設備、物料取人之間的互聯,并可取用戶的需求實現對接。據泄漏,現階段海爾已建成空調、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四大聰明工場。
而正在當局加大對智能制作支撐力度的靠山下,近似那樣的工場將會越來越多。作為制作業大省,廣東上月下發了“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企圖”,頒布發表將正在2013年至2017年推進1950家范圍以上工業企業展開“機械換人”的企圖,推進工業機械人示范運用,并遴選龍頭企業展開“智能工場培養建立試點”,這一些企業將集合正在汽車和摩托車制作、家電、五金、電子信息、紡織服裝、民爆、建材等行業。就正在客歲,省內的東莞和佛山市還皆別離出臺了近似的激勵步伐。
事實上,作為中國以致環球家電制作次要基地之一,廣東很多家電企業早已開端開展出產的轉型升級。
據了解,格力自2013年啟動主動化升級計謀,每一年投入巨資舉行主動化改革;美的團體到2014歲尾共在生產線主動化上投入了近8億元,其年報泄漏,去歲尾投入運轉的機器人已凌駕800臺;格蘭仕客歲公布斥資30億元舉行主動化工場升級;科龍空調新建成的江門工場還運用了大批主動化設備。
用工人數削減效力提拔
關于已經墮入用工荒的家電企業而言,“機械換人”的結果很是明顯。
格力的人均產值由2010年的98萬/年,增長到2014年的180萬/年,注塑分廠一個車間經由過程對機器人的利用和自動化的革新,人員由最初300多人淘汰到100多人,出產服從提升了20%。
美的團體中央研究院院長胡自強曾暗示,三年后美的要實現1000億元販賣,但人員數目將降落30%,經過自動化讓效力提拔。
GE中國區副總裁張冰博士以為,聰慧工場能大規模下降企業本錢,與此同時縮短產物上市時候,將來基于聰慧機械、物聯網、大數據的工業互聯網將遠遠逾越消費者互聯網的領域。
“一條傳統的洗衣機生產線之前標配139人,如今新生產線只需36人,減少了七成,并且員工還要求是知識型的,均勻學歷由中專提高到大專。”海爾佛山互聯工場一名員工通知記者。據他默示,其他傳統生產線還會連續舉行改革,本來的員工大概會被培訓成為知識型工人,大概取冰箱生產線舉行淡旺季的調配。
一名行業專家則對記者表現,伴隨著中國整體勞動力數目的削減、本錢越來越高,再加上渠道厘革及出產的智能化,家電行業的轉型升級是必然趨勢,減員閉廠的現象還會不斷出現。
專家:
智能辦事機器人市場更大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傳授劉治暗示,現正在廣東正在設備制作行業已把工業機器人作為重頭范疇。
不外,智能辦事機器人將來的市場設想空間會更大,包孕家用辦事和專業辦事兩大類。
鏈接
據國際機器人同盟猜測,因為中國正在對汽車和電子工場舉行自動化升級,到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將達40萬臺,較今朝程度增加一倍以上,成為環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