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蘇波日前表現,工信部將組織制定我國機器人技能路線圖和機器人家產“十三五”計劃,力圖到2020年,構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家產體系,高端市場占有率到達45%以上。
中國機器人財產同盟理事長曲道奎以為,跟著人口盈余漸漸消逝,我國已成為環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目前國內在建機器人工場超越30個,將來10年將是國產機器人的黃金發展期。
繪制機器人手藝路線圖
中國機器人家當同盟理事長曲道奎暗示,伴隨著新一輪手藝的進步,環球制作業正在向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綠色化標的目的進步,機器人大批應用在汽車、醫療、紡織、機器以致航空、航天、船舶制作等范疇。
曲道奎說,現階段環球面臨著一個手藝革新的時期,不管美國的制造業回復打算照樣歐盟的工業4.0計謀,機器人全是此中的重要內容。將來,“機器人+互聯網”的數字化生產方式將極大地轉變制造業。
據麥肯錫征詢公司猜測,到2025年,環球進步前輩機械人在制造業、醫療和服務等財產行業的使用可制造1.7萬億到4.5萬億美圓的產值。
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克日宣布呈報稱,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仍將快速增加,年增加到達25%以上,到2017年市場銷量將到達10萬臺,工業機器人保有量跨越40萬臺。
雖然中國市場前景遼闊,但仍有不少題目值得鑒戒。蘇波暗示,中國機器人技能、家當起步較晚,仍存在技能基礎薄弱、環節中心零部件嚴峻依靠進口,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尺度體系、市場培養等多環節顯明滯后,具有市場影響力的自立品牌還沒有構成,同質化競爭賡續加重等題目。
據記者相識,現階段正在中國市場,外國機器人巨子處于較著的把持位置。此中,瑞士abb、德國庫卡等外資品牌占領主導位置,銷量占比正在70%以上,而國產機器人只占1/4的市場,且國產機器人的三大中心零部件,還持久依附向外資采辦。
蘇波以為,以工業機械人為主體的機械人財產,既可根據智能化出產讓廠商取得高質量的產物制作水準,還能夠從容應對勞動力本錢上升等題目,這正是破解中國工業高本錢、低附加值、環境資源制約等因素的不貳挑選。
為此,他默示,工信部將經過增強頂層設計,引誘行業成長,與此同時完善尺度體系建立,組織體例我國機器人家當行業尺度體系結構圖和尺度明細表,加大對機器人家當的資金支撐力度和政策攙扶等方法攙扶機器人家當健康成長。
“力圖到2020年,構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家當體系,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本領和國際競爭力顯明加強,高端市場占有率到達45%以上,根本知足國際建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須要。”蘇波如是說。
將來10年是黃金發展期
蘇波通知記者,以機械人為代表的高端設備制造業是設備制造業的焦點,是權衡一個國度家當焦點競爭力主要的標記,中國機械人技能、家當起步較晚,要跟上環球新一輪高新科技和家當革新的程序,必需加速推動,力圖正在若干樞紐行業實現重大突破。
而跟著市場容量的不休增加和國度各項政策的撐持,國產機器人還正在加速追逐的步調。
南昌大學教授張華是江西省焊接機器人研討的領軍人物,他領導團隊研制出無軌道齊位置匍匐式焊接機器人、蜿蜒焊縫跟蹤自立挪動機器人、平面自立挪動焊接機器人和水下焊接機器人。個中,水下焊接機器人是國度“863”設計項目之一,融合機器人手藝取水下焊接手藝,開發了適用于水下焊接的挪動機器人體系,處理了大型構件水下自動化焊接題目。現在其已在九江同方江新造船公司完成深水焊接出產現場試運用。
據曲道奎先容,截止本年9月,中國機器人出產企業約420家,各省市正在建機器人工場超越30個。跟著人口盈余消失和用工荒伸張,我國已成為環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近10年來,國產機器人本錢以每一年5%的速度降低,而勞動力本錢則以每一年10%的速度增加,前者的比價上風愈發突出。正在資源市場上,具有機器人觀點的上市公司達40多家,部份龍頭企業如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本年上半年凈利潤達1.3億元,同比增加近33%。
不外,值得注意的是,只管總量很大,但我國的機器人密度特別很是低。統計表現,萬名工人的機器人擁有量,中國事23臺,環球平均水平是58臺。曲道奎報告記者,“我國99%以上的事情照樣人力在做,將來機器人替換1個百分點,便是一個特別很是宏大的市場。”他估計,將來10年將是國產機器人的黃金發展期。
那末,機器人的快速進步會不會對傳統勞動力的失業構成打擊?對此,曲道奎對記者透露表現,由德國、韓國等國的實踐看,機器人保有量的提拔并沒有直接致使失業率進步。低層次的勞動崗亭被機器人替代,這是一個必然趨勢。機器人將增進我國失業的轉型升級,企業將來的挑釁在于若何加強對機器人專業人才的招募培訓,以及對生產工藝和管理模式開展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