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2日正在南寧召開的全國設備工業工作會議上得悉:2011年我國設備制造業產值范圍打破20萬億元,是2008年的2.2倍,年均增加17.5%,占環球設備制造業的比重超越1/3,穩居世界首位。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引見,我國大都設備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發電設備產量1.2億千瓦,約占環球總量的60%;造船落成量4534萬載重噸,占環球比重41%;汽車產量2211.7萬輛,占環球比重25%;機床產量95.9萬臺,占環球比重38%。
蘇波說,我國設備自主化邁上新臺階。載人航天取探月工程、“蛟龍”載人深潛器獲得龐大突破,大型運輸機和大型客機已完成結構,研制事情獲得主要進度。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等一大批龐大技術設備研制成功,并在市場上獲得使用。
新興產業進展獲得重大進展,智能制作設備、海洋工程設備、進步前輩軌道交通設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進展獲得顯明效果。據統計,目前我國高端設備制作業產值占設備制作業比重已超越10%。2011年,海洋工程設備接單量占天下市場份額29.5%,新能源汽車累計出產35000輛,智能化儀器儀表、 工業機器人、增材制作等新興產業快速進展。
別的,家當堆積邁出新措施。現正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授牌77個設備制作行業國家級新型工業化家當示范基地,占全國示范基地總量的29%。若干具有主要影響力的家當堆積區開端構成,高端設備構成以上海臨港、沈陽鐵西、遼寧大連灣、四川德陽等為代表的家當示范基地;船舶和海洋工程設備構成以環渤海區域、長三角區域和珠三角區域為中間的家當會聚區;工程機械首要品牌企業會合正在徐州、長沙、柳州、臨沂等區域。沈陽、蕪湖、上海、哈爾濱、廣州等地建立了工業機器人家當園。
蘇波以為,雖然我國已成為設備制作業大國,但還不論是設備制作業強國,取先進國家相比,也有較大差異。首要表目下當今:一是自立立異本領衰弱懦弱,研發設計程度較低,試驗檢驗手腕缺乏,關頭共性手藝缺失;二是底子配套本領缺乏,中心零部件任人宰割,底子制作工藝落伍,關頭質料依附進口;三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低端產能多余、高端產能缺乏、生產性服務業進步滯后;四是進步質量效益不高,目前我國設備工業增加值率26%,低于發達國家平均程度6—8個百分點。